危中有機天地寬
——永興東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加速轉產助力抗疫側記
郴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造雄 陳紅軍
3月3日上午,春雨,淅淅瀝瀝,有些陰冷。
在永興東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東陽化工),料峭春寒,卻擋不住熱火朝天的生產,轉產新增的次氯酸納84消毒液生產線馬力全開。
生產車間內,閘閥一開一關之間,手疾手快的生產班長雷貴平,三個小時不到,就將200個25公斤重的84消毒液塑料桶灌裝完畢,且碼放得整整齊齊。
“這些貨,今天晚上要發到浙江去,那邊疫情防控要得急?!崩踪F平說。
莫道春寒尚料峭,危中有機天地寬。
“近段時間,各地84消毒液等防控物資較為緊缺。通過及時轉產,我們為省內外多地疫情防控提供了防控物資保障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一份力量?!?
“轉產,還是轉對了?,F在,生產形勢蠻好。今后,肯定‘兩條腿’走路嘍!”
猝不及防的疫情,迎難而上的轉產,讓東陽化工董事長謝輝怎么也沒想到,這會是一次新機遇。
政企合力,轉產加速
1月24日,大年三十,謝輝回到新邵縣老家。這個春節,他決定多陪陪家人。
1月26日,正月初二,謝輝突然接到永興經開區電話稱,縣內外84消毒液緊缺,希望企業轉產生產84消毒液,支持疫情防控工作。
謝輝并不知道,因為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需要縣內部分企業轉產生產防控物資。在此之前,永興經開區通過全面摸排發現,園區企業只有東陽化工符合條件。
“我們堅決按照上級要求轉產!”謝輝不是沒有顧慮,可疫情在前,惟有迎難而上。
1月27日,正月初三,謝輝匆忙從新邵趕回企業,緊急調拔資金,安排員工返崗,多方聯系采購生產設備和原材料。
設備和原料好不容易在深圳等地買到,可正值春節,物流不通,加上多地防控升級,運輸一時卡了殼。
永興縣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指揮部和縣經開區緊急調度、多方協調,使深圳等地為設備和原料運輸開辟綠色通道,確保設備和原料第一時間運抵企業。
轉產,審批手續復雜。
永興縣委副書記、縣長劉朝暉帶領縣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曹為群積極匯報、協調,促使省市有關部門開辟綠色通道,使東陽化工三天就順利拿到轉產審批手續。
員工返崗,可客運中斷,謝輝下了硬命令。30名員工克服困難,毅然返崗。
“我從湘潭趕回來的,當時客車不通,最后叫兒子駕車送我回廠。”東陽化工副總經理、總工程師劉強輝說。
2月2日,正月初九,經過加快安裝、緊張調試等一星期的努力,東陽化工成功轉產,源源不斷的84消毒液迅速被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。
兩手發力,抗擊疫情
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,或市內或市外,或機關或醫院,或學校或社區,哪里需要消毒液,謝輝只要知道,就會安排員工第一時間免費送上門。
謝輝有他的想法,只有同心協力,才能戰勝疫情。疫情面前,企業需要擔當和作為。
“若有召,召必戰!”謝輝當過兵,信念很堅定。
“賺不賺錢,我真的沒有多考慮。到目前為止,企業轉產生產的84消毒液捐贈出去不少,剩下的全部按成本價銷售?!敝x輝說。
2017年3月,東陽化工與永興經開區正式簽約入園,2019年試生產,主要生產四氯乙烯、六氯乙烷和六氯丁二烯等化工產品。2019年,試生產產值3000余萬元,上繳稅收117萬元。
“我們防疫不松勁,復產加速度,兩手抓兩手硬?!敝x輝告訴記者。
東陽化工建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,嚴格落實防控主體責任。實行封閉式管理,嚴格排查疫區重點人員;上班員工每天嚴格三次體溫監測,公共區域每天由專人進行消殺。落實儲備防控物資,為員工配備防毒活性炭口罩、酒精、皮手套、隔離服等防控物資,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。
挑戰,無處不在。
謝輝記得,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,他第一次到廣東珠海打工,在一家叉車公司當銷售員。每天,他起早貪黑,走街入巷,騎著一輛破單車承攬業務。
謝輝記得,為了創辦東陽化工,他整整謀劃了6年。為了攻克技術難關,他帶領研發團隊,跑遍了大半個中國,試驗了上千遍,失敗了上千遍。
風雨過后,必見彩虹。
2月9日復工以來,東陽化工已生產84消毒液近400噸,有力支持全縣全市以及省內外的疫情防控工作。
“盡管疫情對企業生產帶來一些影響,但是我們有信心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。今年,我們的產值預計可達1.2億元,將實現稅收600萬元。”謝輝自信滿滿地說。
更讓謝輝感到高興的是,通過轉產,東陽化工創出了新產品,注入了新活力。
“兩條腿”走路,東陽化工必將走得更穩、更快!